近年來,肥東縣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將基層黨建、脫貧攻堅、民生工程等深度融合,多措并舉推進黨建引領扶貧工程。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干部成長鍛煉的“大熔爐”,選拔5名年輕公務員作為脫貧攻堅專員到縣扶貧辦進行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選派41名優(yōu)秀年輕干部,作為扶貧工作任務較重的41個非貧困村的扶貧指導員,選派18名縣直單位干部到軟弱渙散村(社區(qū))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全面加強各級扶貧隊伍力量。結合村“兩委”換屆工作,專門制定貧困村“兩委”班子調整配備工作方案,逐村分析研判,及時調整不能勝任的八斗鎮(zhèn)南魯村、楊店鄉(xiāng)大夏村、包公鎮(zhèn)大許社區(qū)、響導鄉(xiāng)宋盛村等4個村黨組織書記。換屆后,14個貧困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0.9歲,較換屆前降低6.9歲;高中以上學歷占61%,較換屆前提高14%。舉辦2期全縣扶貧干部業(yè)務培訓班,全面提升扶貧干部業(yè)務能力;舉辦為期一周的貧困村第一書記及黨組織書記培訓班,全面增強村級帶頭人“頭雁”功能。
健全完善黨政班子聯系鄉(xiāng)鎮(zhèn)制度,縣四大班子成員定點包保鄉(xiāng)鎮(zhèn),加強對鄉(xiāng)鎮(zhèn)扶貧工作的督促指導。嚴格落實“單位包村、個人包戶”幫扶工作機制,41個縣直單位對口幫扶14個貧困村,4137名干部職工包保聯系8353戶貧困戶,實現“兩個幫扶”全覆蓋。建好管好用好駐村扶貧工作隊。印發(fā)《關于調整建檔立卡貧困村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的通知》,進一步明確14個貧困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的組成人員和責任。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肥東縣建檔立卡貧困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的通知》,建立駐村、請銷假、查崗、日志等十項制度,實行工作紀實,采取日報崗、月督查、季例會方式強化對扶貧工作隊的綜合管理,切實防止扶貧工作隊“駐村不住村”“在職不履職”等問題發(fā)生,確保扶貧工作隊成員人在村、心在崗。
出臺制定肥東縣黨建引領扶貧工程實施辦法,詳細分解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發(fā)展資金、選派幫扶干部辦公經費,明確實施內容、資金籌措、年度目標任務、組織保障、工作要求等。在省市補助的基礎上,縣財政為每個貧困村配套1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單獨設立專項資金賬戶,所有資金均由選派幫扶干部牽頭負責使用。在全面摸排的基礎上,縣委組織部會同縣農業(yè)農村、財政、扶貧、民生等相關部門及有關企業(yè)組成項目評審組,先后3次對項目可行性、投入產出比、保值增值率、法律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最終確定實施14個村級集體經濟發(fā)展項目,目前已初步產生效益。同時,按照省市縣財政2:2:1分級承擔的原則,為每名選派干部每年配套1萬元辦公經費,解除選派干部后顧之憂,確保能有錢辦事。